這個庚子年新春,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幾乎給全社會按下了“暫停鍵”。但教育領域卻似乎沒有停止,甚至某種程度上還在“快進”:在“停課不停學”的呼聲中,在互聯網企業的加持下,整個寒假的下半程已經被網課填滿,這也讓很多老師們一下變身“主播”,以線上教學的方式,開啟了人生的首次直播。為了避免出現學生無聊、家長焦慮,教育部要求學校要將教師線上指導幫助與學生居家自主學習相結合,學校教師要指導幫助學生選擇適宜的學習資源,限時限量合理安排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身心健康。 教育部的初衷良善,實踐中卻難免有“翻車”,而在這些看似搞笑的“翻車”背后,更體現出老師們的敬業精神。
企鵝號 中國教育報近日,一名50歲的數學老師蘇泗水因第一次直播講課誤開美顏、開場白屢次被妻子打斷走紅網絡——由于不熟悉操作,蘇老師把美顏開滿級,整個人“粉面桃腮”,被家人打斷后“抓狂”,忍不住飆方言“哎呀,在直播呢!人家全班都聽到了!”網友們紛紛留言:“全國都聽見了!”除了蘇老師這么可愛的“翻車”,還有一位老師忘記把麥克風打開,并且沉迷教學,不看發言,然后,對著空氣講了一上午的政治課。 而體育老師的畫風明顯有些與眾不同。學生眼里的老師,是一個人的“孤獨表演”,而在老師眼里卻是“群娃共舞”。這也被網友笑稱是“一個人的孤單VS一群人的狂歡”。 盡管會有一些小插曲,但老師們為了提高學習質量,仍然在不斷努力著,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老師們大多沒有在線教學的經驗,初期出現一些“狀況”也在所難免,但是在這背后,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為順利上好直播課使出渾身解數的那一份敬業心!
據了解,全國各地在線上教學的實踐中,平時線下教學信手拈來的老師們此番轉戰線上,也會遇到不少“囧”事。很多老師不熟悉信息化教學手段,尤其是一些年長些的老教師,平常站慣了講臺,學習信息化教學也有些困難,難免遇到一些手忙腳亂的尷尬和無措。“一線老師變十八線網絡主播”“政治老師上課把自己靜音”“中年男教師直播授課美顏開滿級”,這些熱點話題看上去十分有趣,背后也折射出老師們的無奈與辛酸,但更讓我們看到了特殊時期老師們的敬業。提醒防止形式主義造成“教育焦慮” 線上教育作為線下課堂的補充,是學校教學、學生學習的有益幫手,是互聯網時代的新業態,有其存在和發展的意義。但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過分依賴和夸大其作用、形式主義泛濫,不僅會打亂學校正常教學計劃,也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增加了家長的焦慮,有網友質疑這是“在給疫情防控工作添亂”。 有些學校對老師要進行線上課堂的監控,需要留下教學證據鏈。所謂的“教學證據鏈”,就是從備課、講課、課堂互動到作業批改回饋都要“留痕”。因此,老師們不僅要突破重重困難準備材料,還要隨時拍照、截屏、錄屏,然后在一堂課結束之后,將各種圖片、視頻匯總打包交給相關負責人。老師們不僅要在困難中花費精力備課,還要花費大量時間保留好上課的證據。有的老師稍不注意,就忘了保留,課后還要想各種辦法“制造”證據。 老師對學生的監督,采取了三個辦法:一是線上打卡,二是線上課堂期間隨機提問互動,三是請求家長監督,家長監督必然是要拍照的。盡管如此,學校領導和老師仍然無法有效監控到教與學的主體,老師引導的好壞與否、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都不是依靠辦事留痕、“證據鏈”所能證明的。
“停課不停學”對保障正常教學秩序和維護社會穩定意義重大,但也要防止落實和執行過程中的異化和走偏。有一線教師反饋,個別學校超前講授,以“不停學”之名,行提前教學和假期補課之實;個別在線教育機構和平臺提前上線新學期學習資源,以免費公益之名,行市場推廣之實,不僅給仍處于假期中的學生增加額外負擔,導致新的“教育焦慮”,也讓“停課不停學”的內涵被曲解,背離了假期定位和政策初衷。 如今,部分省份已將開學時間延遲至3月1日之后,面對延長的假期,盡快明確“停課不停學”的科學內涵,杜絕亂象,確保“停課不停學”好經不被念歪,已成當務之急。也要避免“停課不停學”形式化、簡單化。“停課不停學”需進行頂層設計和科學部署,何時開始網上學習、甄選怎樣的網絡課程內容、如何進行優質資源整合、推送,對相關技術平臺與系統進行遴選,都需要教育部門科學設計、嚴謹推進。
國際學校家具|進口校園家具|品牌教育家具--【OF365國際學校家具網】:http://www.hk-ct.cn
其實,說起教育就不得不說在中國日益發展的國際類教育,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在中國發展起來,也給了新一代學生更多的選擇和發展空間。據小編了解,在各大國際學校中,學校對【國際學校家具】的選擇也十分的謹慎,不管是對質量還是功能要求都更加的嚴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