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名師 ——追記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劉盛佳 學生推著劉盛佳去上課。(資料圖片) http://www.hk-ct.cn/
1961年,他從中山大學地質地理系畢業,被分配到華中師范大學地理系任教;1964年,他受湖北省政府領導指派到神農架考察,因凍傷而失去右腿;1990年,他的《地理學思想史》填補了中外地理學空白;1996年,他主編的《中國地理》被大陸和港、澳、臺共同作為高校教科書;2006年,他心臟病突發安裝了5個支架才換來生命的延續,病床上的他依然筆耕不輟。
他,就是著名地理學家、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盛佳。2010年10月3日早上,因心臟病突發,他永遠離開了為之奮斗了一生的事業。案頭,還有未完成的書稿……
該校黨委書記丁烈云說:“劉盛佳教授高尚的師德、嚴謹的治學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值得所有教師和學生學習。”
用生命考察,保住了原始森林神農架
1964年,有人提出鄂西神農架林區有400萬畝宜農荒地,希望開墾出來種糧食。林區400萬畝荒地到底能否種糧?11月,湖北省政府領導指派對地質地理研究造詣較深的劉盛佳前往神農架考察,為次年3月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提供決策依據。
年僅26歲的劉盛佳接到這個重任后,沒有一點遲疑和猶豫,毅然頂著零下21攝氏度的嚴寒,開始對400萬畝荒地進行實地勘測。腳上的一雙解放鞋濕了干,干了濕,劉盛佳記不得有多少次腳凍僵了,多少次失去了知覺,但緩過勁來后,他咬牙繼續前行。
從這年11月中旬到次年2月底,劉盛佳考察了14個縣,累計行程2000多公里,繪制了48個分析圖表,寫出近4萬字的考察報告。他發現,神農架林區400萬畝荒地生長期只有50多天,無霜期60天,不適合開墾農田。
從神農架林區回到省城,劉盛佳的右腿由凍傷轉化為脈管炎。來不及住院,他帶著劇烈的病痛和一份數萬字的考察報告向有關領導匯報。原預計40分鐘的匯報,劉盛佳足足講了5個小時,他的匯報引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省政府及時作出了保護神農架原始森林的正確決策。一個10萬人組成的伐林隊伍迅即被遣散了,這顆被叫作“神農架”的明珠被保留了下來。
然而,由于脈管炎久治不愈,1979年,劉盛佳做了右腿截肢手術。從那以后,他成了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地理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