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則“小道新聞”:東盟博覽會在2007年時,曾展出一套標價為8000萬元人民幣的紅木家具,但到了2010年,東盟博覽會上連超過20萬元人民幣的紅木家具都屈指可數。短短3年時間,紅木家具的價格從“天上”掉到“地下”。 學校家具網 http://www.hk-ct.cn/
消息一出,讓不少紅木炒家驚出一身冷汗。他們第一反應是,要不要趁著價格還沒跌到“地下室”,趕緊將囤貨出手?
然而,一天過后,又有紅木炒家放出消息說,“紅木跌價百倍”也是一種炒作。漲,是炒出來的;跌,還是炒出來的。不少紅木炒家體驗了一把“騎虎難下”的尷尬,究竟是他們玩紅木,還是被紅木玩了一把?
紅木家具果真能暴跌?
經銷商認為是“投資炒作”
11月13、14日,小編在橋北、城東、河西等多家家具市場內,探尋紅木家具“降價牌”的蹤影,卻了解到很多商家并未有降價考慮,還有一些商家直言,紅木家具近期的價格行情未發生太多波動,珍稀木材的成本壓力還持續存在,估計到年底還會小幅微漲。
一位經營紅木家具的商家負責人柳先生告訴小編,不少紅木家具經銷商也在網上看到了“暴跌傳聞”,突如其來的暴跌消息確實讓一些不懂行的人嚇出一身冷汗,以至于那些經營高端歐美家具和板式家具的商戶也都在擔心,是否會對其他材質家具產生連鎖效應。
“不過,大家在冷靜過后發現,那篇報道中有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比如‘酸枝木的價格從當年的每噸近80萬元,跌落到每噸不到1萬元’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雖然家具制作原材料的價格一直在緩慢上漲,但酸枝木的價格從來沒有漲到過那個程度!”柳先生表示,還有同行認為,紅木是稀有資源,其性質和一直與被爆炒的黃金(1356.00,3.70,0.27%)比較類似,“紅木家具價格暴跌”傳聞的突然出現絕不只是捕風捉影,背后應該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很可能是一些投資客故意想壓低行情,然后趁機抄底獲取利潤。
網上調查
“炒木”既簡單又賺錢?炒家稱“不能錯過時機”
采訪中,很多商家不太愿意對紅木價格的漲跌發表看法,小編隨后就在一些紅木經營論壇上尋找被采訪對象。很快,在某紅木愛好者論壇上,一位名叫“陳生”的人,先向小編兜售起福建出產的紅木家具,并稱與幾年前相比,現在經營的紅木家具生意“越來越難了”。陳生表示,自己與一生意伙伴牽線搭橋,2009年在福建辦了紅木家具廠。“當時很多外行人進入這個行當,都是被紅木保值增值的穩定性所吸引。如果是在2001年左右囤的紅酸枝木,價格到現在至少翻了10倍。如果是紫檀木,增值的程度更是超乎想象。”陳生說,“只要把進來的木材放在倉庫里,轉手幾次,價格就翻了好幾倍,這比做實業簡單多了,而且獲利很快。”
但他頗感遺憾的是,在2009年“入行”已經算晚了。“玩紅木的圈子里,好多人都是在2005年紅木價格出現瘋漲苗頭時,放棄實業,加入炒紅木的隊伍,有人囤家具,有人囤木材。一個曾經經營煤礦的老板在2005年初一口氣購進了數萬元的紅木家具,當時他以4000元買進的一張紅酸枝餐桌,使用了6年之后,在今年初被人以11000萬元的價格買走。”當小編問到是否擔心風險時,陳生表現得信心滿滿,一再告訴小編,千萬不要相信網上的跌價傳言,事實可以證明紅木價格繼續看漲。他悄悄透露稱,剛從越南口岸進貨的朋友已經通知他:那邊的原材料還在漲價。
“炒木”根源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價格監管缺乏對口行業嚴格把關
業主葛先生也是一位紅木家具收藏品愛好者,他表示,這幾年不少外行人入“木市”前都會千方百計聯系他,以求短時間內“惡補”紅木知識。葛先生也承認,紅木家具的確能夠保值增值。
“2005年之前,紅木家具的價格以每年20%左右的漲幅上漲。2005年開始,各種紅木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瘋漲,比如:小葉紫檀在兩年時間里從每噸15萬元漲到75萬元,越南黃花梨從每噸20萬元漲到120萬元。”他也向小編透露,這個行業的“炒木高手”,炒價路徑和炒綠豆、炒大蒜不同,需要更多的手段。通常職業炒家分兩種,一種是一邊囤木材、一邊銷售高價的定制成套紅木家具,兩頭獲利;還有一種是靠炒紅木概念發跡的炒家。
在業內一些人看來,炒綠豆、炒大蒜、炒蘋果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炒作行為。炒紅木則不同,兩類職業炒家缺一不可,還要配合得天衣無縫。“2005年開始,全國各地興起名目繁多的紅木會展、交流會等。這些活動都是為配合‘天價紅木’誕出的,會上展出的價格高昂的紅木家具,一旦獲得行家和消費者‘認可’,炒家目的就實現了。”
小編在采訪中了解到,沒有行業標準、沒有對口的監管部門,給職業炒家炒作紅木提供了便利。葛先生表示,炒家最怕就是質量檢驗、價格監督等部門的“臨時抽查”。“質檢管的是產品質量,檢驗檢疫管的是商品的原產地證明,價格監督則可以直接對聯手抬價等方式進行處罰。所以展會期間,炒家會明確表示產品‘只展不賣’,監管部門就‘無處發力’了。”實際上,職業炒家利用展會又賣又炒,參展商若是有私下成交,職業炒家便根據成交價格的高低按10%-30%抽成。
“暴跌”真相
紅木家具價格有望以每年20%左右的幅度上漲
“網上曝出的8000萬紅木家具,要么是珍貴的明清御用家具,要么是集眾多高級工藝師多年心血的結晶,絕不可能隨便一個家具就標8000萬,也絕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跌幅。”在南京紅木品鑒中心,剛剛從越南木材市場回來的羅真付博士表示,紅木特別是大紅酸枝國內需求特別旺盛,大量中國人在越南采購大紅酸枝,使得越南大紅酸枝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價格也一路上漲,僅10月在越南的十幾天時間內,大紅酸枝價格已上漲至少10%,幾乎是一天一個價。
江蘇省家具協會人士也認為,2005年至今,紅木家具價格也曾短暫跌至谷底,但“暴跌”絕不可能,“這是炒家在大舉入貨之前玩的一個把戲。”紅木家具之所以昂貴,主要在于紅木的成材時間很長。紅木主要分布在地球赤道的兩邊狹小地帶,像黑酸枝、紅酸枝要好幾百年才能成材,“應該說,紅木價格以每年20%左右的幅度上漲,是一種理性的漲幅。”好木難求,紅木價格只會越來越高。世面上比較常見的紅酸枝材質的成套家具,每月漲幅都在3%左右;普通紅酸枝原材價格每噸4.5萬元,去年同期價格為3.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