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伴隨美國次貸危機,全球經濟放緩,人民購買力急劇下降。與此同時,我國宏觀調控力度加大,央行進一步收緊銀根、原材料價格以及工資上漲、人民幣升值等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我國家具行業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中國家具行業一場大洗牌即將到來,許多家具企業不得不將更多的資金投向國內零售商,增加內銷份額,從而得以生存。
家具出口量增長速度放緩 側重出口家具企業轉占國內
盡管出口受阻對國內家具市場的沖擊不可小覷,但較之家具出口市場可預期的日趨嚴峻,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房屋建設面積的加速增長、酒店和寫字樓建設面積的迅速擴大、以及人們對家具品牌意識的日益增強,國內家具需求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發布會上,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朱長嶺告訴記者,2007年上半年國內家具類消費增長43.4%,比上年同期增長22.6 個百分點。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我國人均家具消費量不足100元,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 美元,木地板的消費水平更低。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房地產行業發展黃金期的到來,預計未來十年我國家具消費量的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以上,一些出口型企業也紛紛開始重視國內市場的建設。
內需市場競爭加劇 家居市場大有可為
中國家具業的快速發展是從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迅速擴大而產生的,是從其他家具制造商那里奪得了市場份額。中國家具業經歷了傳統角色的蛻變,已從單純的加工工廠成長為注重產業集群優勢,謀求企業品牌經營與發展的新時期。在國內市場方面,民眾的可支配收入在增加,這使中國具有了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和現實市場。在過去5 年中,中國房屋的總銷售量以15%-28%的速率在增長。在一個問卷調查中,有四分之三的人認為他們會在搬遷新居之后對家具進行更新換代。在中國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地域廣博、人口眾多、文化差異大、民眾收入不均衡、運輸的限制、以及眾多其他因素都導致中國的市場不是一個單一的市場。這個市場比較龐雜,且難以歸攏。當中國的消費者收入日益增加,國內市場將會吸引越來越多國內和國際的投資者,同時面臨更殘酷的競爭。國內經濟經過若干年的發展,增長起來高收入人群的家居不可小覷,家居市場還是大有可為的。國內這個大市場,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面對目前的一些困難,挑戰與機遇并存。
摘錄于【OF365上海培訓臺網】培訓臺/培訓家具系統:本站 |